练习42式太极拳的动作要求 初学者必知

现在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特别是老年人。练太极拳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如何练习太极拳呢?想要学好一套太极拳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领悟。那么学习太极拳首先要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开始做,下面为您介绍一下关于42式太极拳的练习时身体各动作的要求。

1.头部

头部要保持正直,不低头仰面,不左右歪斜。转动时要自然平正,避免摇头晃脑。面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故意做一些奇怪的表情。头应当随着主要的手或足转动,定式时目光应注视前方。眼光应有定向而又不呆视,眼神应兼顾上下左右。口唇要轻轻闭合,齿轻轻合上,舌尖轻轻抵住上颚。要始终用鼻子呼吸,呼吸要自然,呼吸与动作要配合,以呼吸绵绵、顺其自然为合适。下颚要微微向内收,不可向前仰起,也不可向内收得过多。耳朵要静静听着身后,兼顾左右,心平气静,听觉自然灵敏。

顶:太极拳特别强调虚顶劲。顶劲要求头顶的百会穴轻轻上提,就像头顶上有一根绳子悬着,又像头顶上顶着一碗满水,不能摇摆。百会穴和会阴穴要保持上下垂直的姿势。顶劲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要虚虚地领起,若有若无,不要用力往上顶。

项:颈项要保持端正地竖起,松松地竖起,不要过于硬硬的。只有这样左右转动时才能自然、灵活。颈项的松竖与虚领顶劲是否适当领起有很大关系。领太高会导致颈项变得僵硬;领不起来,颈项会变得软塌。练习时眼睛向哪个方向转动,颈项也要随着转动。

2.上肢部

肩:肩关节是上肢非常重要的关节,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大。首先要求松开肩关节,无论以身领手还是以手领身,都要顺势转圈。松开关节是在意识的引导下,经过长期锻炼才能逐渐做到的,动作熟练后,肩关节会自然松开并下沉,沉肩和垂肘是太极拳的重要法则之一。初学时应从全身放松着手,对肩关节也要从放松着手,久练后,应懂得虚实的变换,开始从沉静着手,使内劲从柔软逐渐趋于沉静,这样手臂就会变得轻灵、圆活,柔软而有力。

肘:练习时,肘关节始终要微屈,具有下垂的动劲,若肘尖向上翘起,那是上抬的劲道,跟要求相反。肘部若远离身体向外凸出,是舍近求远的做法,既妨碍沉肩,也影响沉气。而且,肘部过于外凸会对技击造成不利影响,因为肘是自然保护肋部的,太极拳中有句话叫做“肘不贴肋,肘不离肋”。

腕:腕关节在全身关节中最为灵活,旋转度很大。对于腕部,最重要的是保持“坐腕”的状态。在手臂伸缩、升降、绕转的过程中,腕部既不能过于僵硬,也不能过于松弱,而是要柔软、活泼地运转。然而,在运动中,当腕部要向下塌或前推的时候,仍要坐腕。在定式时,腕部要随着身法而沉稳下塌,并有明确的方向感。

手:手非常灵巧,手法的变化也很多。太极拳的手型主要有掌、拳、勾三种,套路中以掌为主。太极拳掌法的特点是手指要松舒。掌按出时,不可过于弯曲。手臂应处处屈曲而不直立,以保持蓄势。

拳:太极拳的握拳形式和其他拳种的一般握拳形式一样,但它是以松软为基础的,所以握拳不宜过紧。但无论是松握还是紧握,都应该有统一气势的意念,使拳有团聚力的作用。太极拳的击拳朝前伸出时,以小指的根部到第二节之间的平面领劲,以力的传导到拳头作为标准。

勾:勾手是五指撮在一起,手指下垂的一种姿势,正常情况下由掌变为勾。太极拳中经常在乘势转圈中做勾手,就是五指尖相拢下垂的形式。勾手是锻炼腕部和手指力量的方法之一。

3.躯干部

胸:太极拳采用腹式深呼吸,所以要采用含胸的方式来加强呼吸的深度,同时不增加呼吸频率,从而减少运动中气喘的现象。含胸是使胸部产生宽舒感的方式,有利于进行腹式深呼吸运动。练习到一定程度时,以身领手,以手领身,顺势转圈时,胸肌起着伸缩和上下左右弧形旋转的作用,这对健身和技击都有很大的帮助。胸的虚实控制了两手的虚实,胸稍微内含,两侧锁骨松沉,动作时左右胸肌交替变换虚实,弧形旋转,能够发挥“上于两臂相系”的攻防和虚实变换。动作越精确细致,对增强身体素质的效果就越好。下肢的虚腿要与含胸“相吸相系”,使上下对称。

背脊:“含胸”和“拔背”是相辅相成的。拔背是当胸部稍稍内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而脊椎中间的骨骼(第三节脊椎从颈骨到胸腰交界)向上凸起并略带向后上方拉伸,不能只是往后拉。这样,背部肌肉就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由于背脊和肩臂相连,太极拳所说的“力由脊发”实际上是指肩背的肌肉一起发力,而不是孤立地发力。含胸拔背的姿势要自然,胸背部的肌肉松沉不能故意用力做作。

腹: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和含胸拔背的细致练习法对预防和治疗各种内脏器官和机能的慢性疾病非常有效。通过腹式深呼吸,可以润滑肠道,增强腹壁肌肉的韧性和弹性,促进横膈的运动。腹部时松时紧地运动着,长时间练习后,腹部会逐渐充实圆满,富有韧性和弹性,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初学时要注意放松腹部肌肉,在动作熟练后再进行腹式呼吸,使小腹充实。练习太极拳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对腹部的要求非常重要。

腰:腰部是身体上下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将力量传递到各个部位起着重要作用。太极拳要求腰部松、沉、直。要松而沉,是为了让气能沉入丹田,上体气不上浮,下肢稳定有力,同时也灵活转动起来。为了防止腰部因练拳而弯曲或向外突出,又要求腰部要保持直立的状态。直直的腰部可以让腹肌放松,有利于深长的呼吸。太极拳注重身法,所以虚实主要体现在腰部,次要体现在胸部。腰部在动作时左右交替抽换虚实。腰的虚实影响着下肢的虚实,下面的腿部会与之相应。但是仍需贯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原则,使实不失去弹性,虚不失去沉稳。

臀:臀部的生理构造是微微向外凸出的,但在练习时如果过于向外凸出,会导致身体弯腰、低头,因此太极拳提出了“收臀”的要求。练习者应该注意不要突出臀部,而是要内收。 “收臀”的主要作用是配合气沉丹田和会阴部的虚虚上提,可以使腹部充实,并加强横膈肌肉的运动。这也有助于提高腹肌的韧性和弹性。其次,“收臀”后臀部易于保持体态的中正,不会轻易扭动,也让尾尾闾中正的位置保持稳定。然而,“收臀”也必须在做到其他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正确松胯和屈膝的情况下才能做好。

4.下肢部

裆:裆部即会阴部,头顶百会穴的虚领顶劲需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呼应,这是保持身体姿势端正、上下连贯的一种锻炼方法。裆要保持圆润,又要虚虚的,不可夹住裆部形成人字形的尖裆。两膝要轻微向内扣,裆自然就能够保持圆润。

胯:下肢的三大关节是胯、膝、踝。首先要求松开胯关节,胯关节的松开可以使腰腿的动作更加灵活协调。在圆裆的基础上松胯,可以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隙缝扩大,从而增加了运动度,使腿部动作更加灵活,同时也起到了开胯的作用。

膝:腿部承载身体活动的重量,膝关节负担最大。因此,膝关节必须既有力量又灵活。太极拳经常屈膝进行缓慢均匀的运动。在行进中,始终轮流以一只脚支撑重心,胯根撑开旋动时,膝关节随着另一只脚的抬起而慢慢地弧形移动。因此,膝关节的负担要比进行快速动作的拳类运动更大。胯关节和膝关节的频繁旋动增加了动作的灵活性。腿和臂是上下协调一致划弧线环绕的,不是直线弯曲或直线后坐的。这是通过足腿腰脊和手指的完整一体运动来实现的,而不是部分肌肉孤立发力。胯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要时松时紧。此外,在全身放松的要求下逐步松开各个关节。太极拳是一种动作连贯的运动,在腰脊的带动下,四肢进行螺旋状的上下左右缠绕伸缩动作,从而实现节节紧密衔接。在整个套路的开合、虚实变换中,关节在肌肉和韧带的牵动下时松时紧,有规律地适度运动。

全部分类